【避開隱形地雷:2025 台灣公司設立的細節攻略】

在公司設立這條路上,大家都把目光放在「資本額要多少、章程要寫什麼、登記流程要跑多久」等大議題,關於設立大流程可以參考此篇。但可能會忽略一些小環節。這些細節一旦卡關,不只拖延時程,更可能導致罰鍰或重複作…

已售完

描述

在公司設立這條路上,大家都把目光放在「資本額要多少、章程要寫什麼、登記流程要跑多久」等大議題,關於設立大流程可以參考此篇。但可能會忽略一些小環節。這些細節一旦卡關,不只拖延時程,更可能導致罰鍰或重複作業成本。以下整理 2025 年實務上最容易被忽略、但又一定要注意的幾件小事,並分享我們在協助創業者成立公司的過程中,常見的真實案例與解方,讓你少走冤枉路。(筆者親自登記修改4次後實戰經驗)

一. 印章:銀行要「大小章」,國稅局要「統一發票章」

。大小章是否要加「籌備處」?並非所有銀行都要求,但若分行指定要蓋「○○股份有限公司籌備處」字樣,臨時追加刻印反而拖延時程。建議開戶前先向分行確認規格。
。統一發票專用章必備資訊:統一編號、營業人名稱、營業地址、統一發票專用章字樣四項不可少。需與稅籍登記「完全一致」,以免領購發票時被退件。

二. 先做「營業場所預先查詢」,再簽公司租約

自 2022 年 12 月 1 日起,「臺北市政府商業處」對營業場所採「先預審、後登記」制度。公司負責人須在線上系統上傳近三個月內的建物登記謄本或所有權狀,核對地址及營業項目是否符合都市計畫與建築法規。這份產權文件可向屋主/仲介索取,或自行向地政事務所申請,並不需要先簽租約。若預審不符規定,即可立即撤件或更換地址,避免簽約後被迫搬遷的風險。線上申請預查通過後,需要再設立公司時一同附上預查通過文件。建議做法是直接諮詢商務中心,專業的商務中心能直接協助確認負責人申請的營業項目是否符合該地址的登記條件。

三. 銀行帳戶:從「籌備戶」到「正式戶」的等待期

在洗錢防制(AML)與客戶盡職審查(CDD/EDD)的高標準下,即使只是存入資本額,部分銀行也會要求:

1. 「半年以上」的個人往來:部分銀行要求負責人或主要股東本人須先有個人帳戶並往來達半年。
2. 出示商業登記租約:確保該營業場所能合法合規營業。
3. 實地訪查:部分銀行會要求負責人配合銀行專員到場拍照並與負責人面談,通常需 時2-3週;若登記地址在商務中心,需事先空間管理方協調聯絡窗口。
4. 等待審核:過去 1–3 週即可完成,2025 年已出現 1–2 個月的案例。
5. 轉正式戶:部分銀行要求提供國稅局核發的稅籍登記函,才能將籌備戶轉為正式戶。

建議做法:
。先詢問兩家以上銀行,了解各行分行政策差異。
。以公司設立預查表、章程草案、租賃契約、負責人身分證影本為一組標準文件包,隨時更新。
。若預計募資或有境外投資人,提前準備股東證明、資金來源聲明,以利 KYC 調查。

四. 三份「有時限」的文件

。建物登記第二類謄本 :營業場所預先查詢時需同步上傳「三個月」內申請的建物登記第二類謄本,由於如果常需往返簽核並郵寄,若流程拉長,收到文件時很可能已逼近期限,務必在送件前再次確認日期。
。會計師資本額查核報告書 :它的效期更短,只有「三十天」期限。同樣自報告書上列示的驗資基準日翌日算第一天。實務上若資本額分批匯款、追加金額或銀行驗資流程拖延,都可能導致驗資報告過期而必須重做,增加成本與時間壓力。
。設立登記送件 :只有「十五天期限」。當股款繳足並完成驗資後,從隔天起算十五天內,一定要把所有資料送至經濟部商業司或各地政商窗口;超過期限就得重新取得有效文件(通常又得重跑驗資報告)。依《行政程序法》第 48 條,所有天數計算都是「次日」起算,例假日同樣計入,切勿誤以為假日可以順延。

五. 時程範例|以114 年 8 月 1 日為例

假設公司在 114 年 8 月 1 日股款全部繳足,這一天同時就成為會計師驗資報告的基準日。由於《公司法》第 128 條規定章程必須在發起人全體簽名(或蓋章)後才能成立,實務上通常將章程訂定日也落在同一天,確保驗資與章程生效同步完成。股款「按股繳足」後,才能選任董事與監察人,因此選董監會議最早可安排在 8 月 1 日當天。董事長一旦於同日或翌日就任,其任期即從該「就任日」起算,最長三年。完成上述動作後,設立登記須在驗資日隔日起算十五天內送件,也就是 8 月 2 日至 8 月 16 日之間任何一天提出申請。若超過期限,就得重新取得有效的驗資報告與相關文件,時程與成本都將再次墊高。

*實務上即使公司僅 一位董事兼任董事長與負責人,承辦人仍會要求負責人附上「董事願任同意書」與「董事長願任同意書」,務必事先備好。

 

六. 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無票面金額股的登記眉角(全台唯一揭露)

若選擇「閉鎖型股份有限公司」並採「無票面金額股」,章程只需載明股份總數並註明「發行無票面金額股」。公司申請登記表第 4、5 欄(每股金額、資本總額)已無適用意義,必須以橫線「—」劃掉,避免被退件。章程內亦不應再出現「每股金額」字樣,以免與無票面金額制度相牴觸。

 

結語
公司設立看似「按表操課」,但真正消磨時間與費用的,常是這些被忽略的細節。印章多刻一顆、租約先簽後審、銀行等待 AML 審核、文件過期重跑…。把本文列出的時程與文件檢核表提早納入專案管理,就能大幅降低補件與延辦機率,讓資金募集、發票申請、銀行往來都能準時上線。若手上資源有限,建議您尋求專業代辦協助,把時間與精力留給產品與市場,讓行政流程不再成為創業路上的絆腳石。 「Centurion & Work 瑞誼商務中心」深耕初創,固定與業界廣受好評之專業會計師事務配合,多年來已協助數百家公司財會稅務服務、並提供大台北地區商業登記最低價,是您創業路上的好夥伴!祝您創業成功!
(責任編輯:鄭祤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