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對剛剛起步的創業團隊而言,資金好比氧氣,用完就得撐住呼吸;而人力則像肌肉,缺哪一塊都使不上力。第一次招兵買馬往往發生在產品還沒成形、現金流尚未穩定的時刻,任何多餘的薪資支出、或是一個交付失敗的外部專案,都可能立刻拉低續航力。此時「外包承攬」與「兼職」這兩條路,看似只是用人策略,實際上卻決定了公司是否能在法規的紅線外穩步前行。唯有先弄懂兩種模式在法律責任、成本結構與管理方式上的本質差異,創業者才能真正把錢花在最應該投資的地方、把人才留在最需要火力的戰場,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戰鬥力。
一、法律身分差異
。外包承攬在《民法》第 490 條稱為承攬契約,重點是交付成果。承攬人自行決定方法、時間與工作地點,也自備工具並負擔成本,發案公司不必替對方投保勞健保或提撥退休金。
。兼職則屬《民法》第 482 條與《勞基法》規範的僱傭契約,雇主握有指揮監督權,勞工的工時、休假、最低工資及加班費全得符合法規,且雇主必須辦理勞保、健保並每月提撥 6 % 勞退。簡而言之:承攬看成果,兼職盯過程。
二、成本差異在哪
。直接費用:外包承攬多為一次報價,或依服務等級協議(SLA)分段付款。兼職是時薪或月薪,遇到加班需依法加給。
。法定福利:承攬沒有勞健保與勞退支出,兼職則要負擔七成勞保費、六成健保費,再加固定 6 % 勞退提撥。
*SLA(服務等級協議)是外包承攬契約裡的「品質保固書」,它把承攬方要交付的內容、衡量品質的指標(如可用率、回應時間)、修復/交付時限,以及未達標的扣款或賠償方式寫成白紙黑字。
三、相關風險
合約風險在承攬端較突出。交付標準模糊或追加費用藏在細則裡,超支延宕都難追償。兼職雖少合約陷阱,但若違反工時或低薪規定,雇主立刻面臨罰鍰與形象受損。
資安與服務持續性也不同。承攬廠商握有原始碼或資料,一旦服務中斷風險極高。兼職多在自家系統作業,資訊流較封閉,但人員流失或過勞同樣會拖慢業務。 品質把關方面,承攬成敗取決於 SLA 與供應商能力,兼職可以隨時指導,但得負擔長期培訓成本。
四、兩套管理 SOP
承攬專案要先把交付物、驗收標準與延遲罰則寫清楚,指定專人對焦需求、審核預算,先估價再動工。
兼職管理則從工時控管開始。傳統打卡或是雲端打卡都能留下軌跡,僱傭契約務必白紙黑字列明薪資、工時與保密條款,再用月度面談回饋績效,防止問題蔓延。
五、何時該用誰
當專案需要稀缺技能、工作量忽高忽低且成果可量化,例如 UI/UX 設計或年度資安稽核,外包承攬最能發揮彈性。 如果企業確實有短期或季節性需求,例如季節性工作、臨時性任務,通常會考慮兼職。
六、短期與兼職招募如何找?
這裡要跟大家介紹一個招募好幫手:「打工趣」,打工趣是一款專注短期、打工與兼職職缺的職缺媒合平台,與超過3萬家以上企業合作,讓學生或臨時打工族可以在手機上迅速找到工作,且平台對職缺來源嚴格審查,排除八大行業等高風險內容,並設有「中高齡友善專區」,鼓勵二度就業者與銀髮族重返職場,兼顧安全與多元需求。
現在 「Centurion & Work 瑞誼商務中心」與「打工趣」合作,提供商務中心新客戶獨享優惠,現在加入即贈「打工趣」中小企業方案首月免費方案 (市值$899);打工趣已經成功幫助數十萬名求職者找到理想的打工機會,持續為新創團隊提供更多好服務!
*現在就上打工趣!:https://worknowapp.com/
結語
外包承攬與兼職沒有絕對優劣,只有是否符合當下專案節奏與風險容忍度。先釐清法律定位,再盤點成本結構與管理機制,你就能用最精準的預算換到最穩定的產出。「Centurion & Work 瑞誼商務中心」深耕初創,固定與業界廣受好評之專業會計師事務配合,多年來已協助數百家公司財會稅務服務、並提供大台北地區商業登記最低價,是您創業路上的好夥伴!祝您創業成功!
(責任編輯:鄭祤呈)